发布时间:2023-11-27 15:19:01源自:http://www.sporj.com阅读
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由我国教育学家布鲁纳创立。这种理念主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鼓励教师引导他们主动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关键是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中更深入地理解知识,提高思维能力。
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在于正确处理教与学的相互作用,它反映了教学的客观规律。从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倡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到欧洲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采用的“问答法”,再到我国的启发式教学,都强调了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教育经验的积累,启发式教学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尽管如此,在当前的教学改革中,启发式教学的理念仍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如何更好地运用启发式教学,发挥其在教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设置问题情境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其关键是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教学经验的积累,启发式教学将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当前,一些国家教学法改革中的许多创新和见解,都与启发式教学的要求密切相关。
启发式教学的实质在于正确处理教与学的相互关系,它反映了教学的客观规律。因此,在实施启发式教学时,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积极性相结合。
2. 强调学生智力的充分发展,实现系统知识的学习与智力的充分发展相结合。
3. 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实现内在动力与学习的责任感相结合。
4. 强调理论与实践联系,实现书本知识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总之,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具有很高实用价值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这句话的意思是,愤怒是内心寻求理解却尚未获得满足的情感;犹豫不决是口头想说却又无法表达的状态。启发是指开启他们的思路;启发是指使他们能够用恰当的言语表达。
在欧洲,孔子之后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采用“问答法”来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追求真理。这种方法被称为“苏格拉底法”或“产婆术”。在哲学研究及教学中,苏格拉底的方法包括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阶段。讥讽是通过不断提问,使对方陷入自我矛盾,最终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术则是帮助对方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归纳是从具体事务中发现事物的普遍性和本质。定义是将个别事物纳入一般概念,从而得出有关事物的普遍概念。
苏格拉底法和孔子的启发式教育的相同之处在于教育目的和教育方式。两者都旨在启发学生思维,反对将既定答案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自主思考和推理。此外,两种教育方式都采用了互动式的交谈方式。无论是苏格拉底的助产术,还是孔子的启发式教育,都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连续对话。
在对话中激发学生的思考,交流过程中传递给学生启示。
3、教育内容侧重伦理层面:孔子和苏格拉底皆重视伦理道德,他们的讨论多涉及没有绝对答案,却引人深思的哲学与道德问题。
差异:
1、启发方法各异:苏格拉底仅通过提问引导学生陷入沉思,进而推出结论;孔子则强调学生自我思考知识,不纠缠于提问,点到即止,留下思考空间,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思考得出结论。
2、教育顺序有所区别:苏格拉底倾向于从特殊到一般,孔子则主张从一般到特殊。
3、教学目标各有侧重:苏格拉底注重发现新知,孔子则强调温故知新。
17世纪,捷克教育家J.A.夸美纽斯批评当时盛行的注入式教学,认为其强制学生接受他人的观点,导致多数人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且未能真正掌握知识。因此,他主张未被完全理解的事物,不应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18世纪,瑞士教育家J.H.裴斯泰洛齐反对注入式教学,主张专注于提升智力,而非简单地增加概念。德国教育家J.F.赫尔巴特提倡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经验和知识作为学习的起点,并称之为启发教学法。他认为,人们通常会利用已有的“观念”去理解和处理事物。
融化、吸收新的“观念”,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为统觉过程。这个过程的不同阶段都具有各自的兴趣。依据他的“观念”以及统觉的心理学和“多方面兴趣”的学说,他提出了教学的“形式阶段”理论。这一理论首次明确了教学过程为有计划的四个阶段,即“明了”、“联合”、“系统”和“方法”。该理论的目标是通过遵循一定的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加系统的知识,并培养推理能力。它反对学生仅仅机械地记忆零散的知识,成为装满知识的容器。
然而,后来的赫尔巴特学派将“明了”阶段划分为“分析”和“综合”两个部分。而W.赖恩则将其确定为“预备”、“提示”、“比较”、“概括”和“应用”五个教学形式阶段,统称为“五段教学法”。然而,赫尔巴特学派将这种教学阶段视为制定教案时的固定模式,这导致了教学的形式主义,难以充分发挥启发作用。此外,这种方式仍然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难以培养主动学习的意识。
现代教学理论中的启发式教学思想是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指导下,批判性地继承了过去的教学理论遗产,并在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支持下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完善。
上一篇: 是什么意思?外贸术语含义详解"
下一篇: 快递清关流程是什么?一般需要多长时间?
碎片百科网 Copyright©2018-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图片、文字除注明原创外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删除,谢谢合作! 琼ICP备2023011107号-1